炎症性肠病:隐藏在腹痛腹泻背后的“绿色癌症”,你认识吗?
31岁的徐先生这几年经常要时不时跑厕所,经常每天有3、4次腹泻。之前因为工作忙碌,仗着自己年轻、身体好,也没当回事。但最近,原本就消瘦的他,发现不仅体重越来越轻,还出现了肛周脓肿的现象。
“我是不是生病了?”担心之下,徐先生赶紧来到浙江新安国际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医生建议他做个肠镜,经肠镜等一系列检查做完,他被确诊为“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它主要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浙江新安国际医院消化内科内镜中心副主任计钰亮介绍说,因其具有反复发作、难以治愈且需要终身治疗等特征,给患者的生活和精神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因此它还有另一个名字——“绿色癌症”。
让消化内科医生们尤为警惕的是,近年来,我国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逐渐有从“少见病”发展为常见的肠道疾病的趋势。
“目前医学上尚未完全明确炎症性肠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但可能与免疫相关、遗传、环境、肠道菌群紊乱、不当饮食等多种因素有关。”据计钰亮介绍,该病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有些患者会出现粘液脓血便,还有些患者会出现发热、贫血、营养不良等症状,甚至出现关节炎、葡萄膜炎、结节性红斑、强直性脊柱炎等肠道以外的表现。
而除了持续腹痛、腹泻等共同的症状外,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还各有特点:克罗恩病患者的炎症可以“攻击”从口腔到肛门的整个消化系统,最常累及阑尾和回盲部,症状表现为右下腹痛、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全身乏力、体重下降、肛周病变等症状;溃疡性结肠炎累及位置主要在结肠,很多病人会出现左下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症状。
“不要像徐先生那样,以为自己年轻、身体好,就掉以轻心。”医生提醒说,炎症性肠病好发人群主要是20岁至40岁左右的青壮年群体,且男女发病率差别不明显,“部分克罗恩病患者可在50岁后二次发病,有家族史、长期处于高压力工作或学习状态、精神长期紧绷的人、经常应酬、饮食习惯不健康的人尤其要注意。”
此外,近年来,或因饮食和基因等因素的变化,10岁以下儿童、60岁以上老年群体的患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孩子的影响尤其大,如果因为病程较长或病情反复发作,孩子可能会由于肠道无法正常吸收营养而引起发育不良、营养跟不上等情况,甚至会影响其智力发育。”
因此,医生们一直强调,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反复腹部绞痛、慢性腹泻、血便、体重减轻等症状,就要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炎症性肠病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疾病会发展、加重,严重者会出现消化道大出血、肠穿孔、肠腔狭窄、肠梗阻、肠瘘、肛瘘等并发症,不仅大大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机生命。”计钰亮表示,那些病程长又缺乏有效干预的患者,癌变的风险也比普通人群高出不少。
“炎症性肠病容易被误诊、漏诊,像不少病人症状是腹痛、腹泻,很容易被误判为吃坏肚子,还有些患者表现出来的是类似阑尾炎的症状,则易被误诊为阑尾炎。”计钰亮说,有部分克罗恩病患者就像陈先生一样,首发表现是肛周脓肿、肛瘘等肛周病变,很多人误以为是“上火”或“痔疮”,结果疾病越“拖”越严重;此外,克罗恩病病因症状轻重不一、表现多样,还易被误诊为肠易激综合征或感染性肠炎等。
那如何确诊炎症性肠病呢?据了解,炎症性肠病因肠镜取材、对病理医生水平要求较高等问题,病理有时不能完全确诊,需要医生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在排除感染性和其他非感染性肠炎的基础上进行诊断。其中,内镜检查是诊断的最重要环节——通过内镜检查,医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肠道的炎症情况,从而做出准确的诊断、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对于有家族遗传史、长期肠道不适等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计钰亮表示,早期筛查对于炎症性肠病的防治至关重要,“早发现早治疗,可以大幅度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也避免病情进展至需要手术治疗的程度。”
在临床上,虽然目前还没有彻底根治炎症性肠病的办法,但通过规范的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药物治疗,营养支持治疗或手术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控制病情,缓解症状。
22岁的小杜(化名)在高三时被确诊为克罗恩病,之后一直进行生物制剂治疗,“每两个月左右来新安国际医院这边打一针,之后几乎和正常人无异。”这四年来,小杜经历了高考、大学求学、毕业工作,“医生告诉我,只要定期复查、按医嘱长期坚持用药,完全可以正常生活。”
临床上都认可炎症性肠病需要进行终身管理,近年来,小杜常年就诊的浙江新安国际医院消化内科也更加重视炎症性肠病的长程管理、定期随访,通过定期开展患者教育、不断改善患者的生活,“通过规范治疗和科学自我管理,患者完全像小杜一样可以实现高质量生活。”
炎症性肠病患者如何开展自我管理?计钰亮给出具体建议:在饮食上要遵循“个体化”原则,像处于急性活动期可采用低渣饮食,避免芹菜等粗纤维食物、辛辣油腻食物等的摄入,减少肠道负担;缓解期患者可逐步恢复正常饮食,他推荐以记录“食物日记”的方式来找到自己的“安全食物”。在药物管理上,他强调应长期按医生服药计划进行规范的疾病治疗,不可擅自停药,以免病情复发。在生活习惯上,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熬夜、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尤其是克罗恩病患者,需戒烟,吸烟会显著增加复发风险。”他说,“同时,运动调理也同样重要,急性期患者需卧床休息之外,缓解期患者可进行每周2至5次有氧运动及1次抗阻训练。”
计钰亮表示,随着对炎症性肠病认识的深入,其诊疗模式正从单一科室向MDT多学科协作模式转变。浙江新安国际医院较早在嘉兴市开展炎症性肠病诊治工作,邀请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消化内科炎症性肠病诊治专家曹倩教授指导,开展各种疑难复杂炎症性肠病规范化诊治;近期又成立了以消化内科为主体,联合胃肠外科、肛肠科、影像科、超声科、病理科、检验科、营养科、心理科等多科室的炎症性肠病MDT团队,可为患者提供包括肠梗阻、瘘管等并发症在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希望通过进一步关注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加强疾病健康科普教育、推广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帮助更多患者打赢这场‘人生持久战’。”
为进一步提升炎症性肠病的综合诊疗水平,优化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新安成立炎症性肠病MDT团队,整合消化内科、胃肠外科、放射科、肛肠科、营养科、超声科、病理科、检验科、心理科、药剂科等多学科力量,助力患者获得更优质的治疗体验与长期健康收益。
同时医院也已成立炎症性肠病“生物制剂输注中心”。该中心将为广大炎症性肠病(IBD)患者提供严谨、科学、专业、规范的生物制剂输注,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慢病管理模式。